12/21/2004

2004年全球最奇特發明縱覽

【大紀元12月19日訊】自2000年起,每年年終歲末時,《紐約時報》都會把當年度最奇特的新奇觀念和發明創造篩選出來作爲年度回顧的主線。今年,《紐約時報》也循例篩選出71項最新的發明、潮流與觀念。
據《紐約時報》今年從科技、政治、文化、經濟、時尚等領域篩選出的71項最奇特發明、潮流與觀念中,部分項目如下:

時尚項目

可伸縮高跟鞋 (EscalatingHigh-HeelShoe)

高跟鞋是愛美女士們最不可缺少的「裝飾品」,腳的舒適和行動的自由度從來都是處於被犧牲的位置。不過,現在紐約華裔工業設計師塗衛奇(音譯)設計出一種後跟可以伸縮的高跟鞋,就用不著老是在美與受罪之間徘徊了。

這種可伸縮高跟鞋有6個高度,只要一按鞋底的一個按鈕,從無跟到38度坡度都能實現。參加工作會議需要「高人一等」時,只需把鞋子悄悄調高;和個子矮一點的人約會或者跟矮老公上街,就把高跟鞋調到稍低或最低檔就行了。

今年流行「眼中釘」(EyeballJewelry/JewelEye)

觀念非常保守的荷蘭眼科醫生蓋裏特˙邁勒斯卻發明了最前衛的人體藝術--眼釘,將珠寶鑲嵌在眼球上,成了真正的「眼中釘」。整個手術過程不超過10分鐘,費用爲4000美元。

如今,眼釘已成爲時尚愛好者的新寵,有心形、星形、歐元標誌等多種形狀備選。

潮流項目
無法流傳後世的皮膚文學 (SkinLiterature)

大多數文學家和藝術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流芳百世。但是紐約女作家雪莉˙傑克遜卻有意地創作一部無法流傳後世的作品——皮膚文學。

傑克遜計劃將新創作的一部名為《皮膚》的短篇小說「出版」在2095個人身上,每個人身上各刺小說上的一個字。幾十年後,當最後一個「字」消亡後,那麽她的作品也就不復存在。

據報導,截至11月份,傑克遜已通過互聯網在全球招募了1800名志願者。志願者身上紋哪個字、用什麽字體由傑克遜決定,不過志願者有選擇字型大小及紋身部位的自由。紋身之後,志願者必須把一張紋身部位的照片以及一張個人生活照寄給傑克遜留作將來發表或者展覽使用。

此外,志願者還必須與傑克遜簽訂合同,表示文身是自願行爲,以及許諾不把這部小說內容跟別人分享。志願者是唯一能夠看到小說全部內容的讀者。

用紫色筆批改作業 (PurpleInkforCorrection)

使用紅色筆批改作業似乎已成了中外老師一個不成文的傳統,因為紅色醒目,有警示作用。然而,紅色也是表達憤怒的顔色,帶有威脅的意思,能給人帶來心理恐慌。所以,越來越多的美國老師開始改用更柔和、更友好的紫色筆批改作業。

美國主要的文具生産商也注意到這股潮流,開始大量生産紫芯水筆、圓珠筆等。

發現項目

全球政治定位系統 (GPPS,GlobalPoliticalPo?sitioningSystem)

今年1月,紐約一家廣告公司的合夥人尤伊奇根據一家網站繪製的一份選舉資訊的「政治地圖」設計成一個手機專用程式,並於今年10月正式推出並提供手機用戶免費下載。只要GPS手機上安裝並啓動這一程式,走到某一街區後,它自然會告訴你哪是藍區(民主黨人聚居的地方),哪是紅區(共和黨人聚居的地方)。

《紐約時報》把這個程式形象地稱爲「全球政治定位系統」(GPPS,GlobalPoliticalPo?sitioningSystem)。

最佳打水漂法

用石頭打水漂,石頭爲什麽不沈沒?從古希臘人開始,居住在河邊的人類一直喜歡打水漂,但是從來沒有科學家揭開這個謎底。

法國里昂大學物理學家布吉特和同事建造了一個機器人,專門研究打水漂的秘密,終於發現:扔出的石頭若與水面成10度斜角,那麽打出的水漂就最多,因爲這個角度使石頭跟水面的相互作用力更小。

不過,理論終究是理論,布吉特本人最多也只能打15個水漂,距離一名叫科特˙斯達恩納的人2002年所創下的40個水漂紀錄還差得遠。

發明項目

可透光的混凝土牆壁 (Light-TransmittingConcrete)

今年7月份,28歲的匈牙利建築師洛松奇茲在華盛頓國家建築博物館展示了自己的新發明——可透光混凝土。這種混凝土是在傳統的混凝土材料沙、石、水泥、水中加入玻璃和塑膠光纖製成。

用可透光混凝土砌成的牆結實牢固,但對大衆建築來說實在造價太高。最有可能的商業化用途是建造防止汽車炸彈的防護牆。

聆聽癌症細胞的聲音 (ListeningforCancer)

3年前,納米科技專家吉姆茲維斯基忽然對人類細胞産生了新的思考:從理論上講聆聽一個細胞發出的聲音是可行的。  

吉姆茲維斯基發明了一種可探測細胞的微小振動的裝置,以接近人體細胞的酵母細胞進行試驗。他發現,一個酵母細胞1秒鐘可以振動1000次。當他把這些振動聲放大後,一段動聽的音樂旋律就充滿了房間。

報導說,利用這種技術,醫生們可以直接用耳朵聆聽人體細胞。當細胞發生癌變時,它的內在機制就會發生改變,可能會分裂得更快,細胞壁會形成新的形狀。這些變化都會導致細胞的振動,而通過吉姆茲維斯基發明的裝置,這些振動都可以變成肉耳可辨的聲音。

吉姆茲維斯基正在與醫生合作,將他發明的裝置用於聽取人類細胞的聲音。

有喜怒哀樂表情的汽車 (CarThatCanBeAngry,HappyandSad)

今年6月份,日本豐田汽車的4位工程師在美國申請了一項汽車生産專利。這款汽車可以根據車主在電腦中輸入的資料來表達車主憤怒、高興和難過等表情。它還可以升高或者降低車身高度,可以搖擺天線,具有可以發光、改變顔色的車篷設計,還可對人的眉毛、眼睛甚至眼淚進行模仿。

例如,車主正在駕駛時,另一部車突然轉入他的車道,電腦在感受到減速、刹車等措施後,根據車主之前所輸入的資料,就會讓汽車作出滿臉通紅的「憤怒」表情。

除了用紅色來表示憤怒外,豐田工程師還用橘紅色表示好心情,用紫藍色表示難過。

能探測地雷的植物 (Land-Mine-DetectingPlants)

在全世界80個國家中散佈著千千萬萬的地雷,每年死於地雷的人數超過8000人。今年1月份,荷蘭「艾裏薩生物探測」公司宣佈已生産出一種能探測地雷,叫阿拉伯芥的野生植物的變種。

報導說,科學家改變這種開花野草的基因,讓它在接觸到爆炸物所釋放的二氧化氮時會變成紅色。在地雷的可疑區域撒上這種植物的種子,幾個星期後,阿拉伯芥就會長出來,如果植物變成紅色,就說明該處有地雷。

艾裏薩公司表示,希望明年能在非洲進行試驗。如果試驗成功,那麽其象徵意義是巨大的。@(http://www.dajiyuan.com)

12/10/2004

雞與人類有共同祖先

英國‧科學家:60%基因相同
雞與人類有共同祖先
updated:2004-12-10 15:45:50 MYT


(倫敦訊)雞是鳥類,人是哺乳類,但別以為兩者風馬牛不相及。

破解雞基因組圖譜的科學家說,雞有60%基因與人類相同,在3億1千萬年前有共同祖先。研究雞的基因組序列,有助瞭解人類多種病症、養殖出多肉少生病的“超級雞”,甚至是防止禽流感擴散。

來自歐洲、北美和亞洲超過170名研究員,聯手從家雞的野生祖先紅原雞的脫氧核糖核酸(DNA)樣本,破解出雞的基因組序列。

雞是首種鳥類被繪製出基因組圖譜,科學家指從低等脊椎動物到人類等哺乳動物,雞在生物進化史處於中間的位置,正好用來比較基因。

歐洲生物資訊學研究所的伯尼說:“我們排列出雞的基因組序列,其實是為了研究人類的基因組。”

鹼基對分別大

研究員在英國《自然》科學雜誌發表分析結果時表示,雞有2萬至2萬3千個遺傳基因,數量和人類相若,而且其中60%與人類相同。

研究員也推算出雞和人類以至所有脊椎動物,在3億1千萬年前有某種共同祖先。

不過,論到基因組的基本組成單位─鹼基對,雞和人分別很大,雞的基因組約有10億個鹼基對,人類有28億個。

英國研究員龐廷表示,人和雞從共同祖先保留下來的相同鹼基對序列,只佔人類基因組2.5%,“我們相信這些最少改變的基因組部份,就是在進化史上對我們的生存最重要。”

科學家希望從這些基因組部份,發現與人類疾病有關的基因變異,瞭解兔唇與肌肉萎縮症等病症、衰老過程的DNA變異,以及與胚胎發展有關的基因。

減肥聖經 學耶穌吃 狂瘦123公斤

【路透法國杜亞市一日電】

美國一名醫師根據耶穌生前飲食習慣,推出兩本「耶穌食譜」減肥書在美國風行,還讓一名體重達兩百一十三公斤的男子,狂瘦一百廿三公斤,現在保持九十公斤的標準身材。

美國科伯特醫師負責推廣「耶穌食譜」,他結合宗教信仰,根據聖經記載,推出兩本以耶穌飲食法為主的減肥書,希望想減肥的人不只吃得正確,控制體重,還可以得到心理健康。他說,「讓減肥者根據聖經來飲食,讓他們學習自制,根據聖經記載,我們能讓他們大為轉變,協助他們避免疾病。」

根據科伯特的研究,耶穌飲食以青菜水果等素食為主,再加點魚肉,還有大量全麥食品和麵包,蔬菜以橄欖油簡單烹調,或以生菜沙拉方式食用,但不使用西式黑醋醬,另外還會喝些葡萄酒。他說,「耶穌心情平靜的坐下來飲食,並享受和同伴共同進食。」

其實,說穿了,這就是現在大為流行的地中海式飲食,但科伯特的耶穌食譜減重原則稍微做了修改,他不建議吃含有肥胖脂肪酸的豬肉和螃蟹之類的有殼海鮮,「含有高量花生四烯酸的食物,會造成體內發炎,豬肉會造成體內高熱,有殼海鮮也會,有殼海鮮含有大量鎘重金屬。」

耶穌食譜有效嗎?一名男子原本體重兩百一十三公斤,兩年半前找科伯特幫忙,現在瘦得只剩九十公斤。此外,竟然還有意想不到效果,這名男子說,「我已不用吃降血壓藥、抗憂鬱劑,我現在什麼藥都不必吃,很多頂尖醫師曾告訴我,我永遠要服用這些藥,現在什麼藥都不用吃。」

根據宗教團體對耶穌飲食的研究,耶穌在飲食上重視季節時令,就是吃的食物隨季節而異。聖經「平安福音」記載:「上帝給你什麼,就吃什麼,你在上帝的餐桌上得到什麼,就吃什麼,因為我告訴你,上帝相當了解你的身體何時需要什麼。他們研究耶穌的飲食成分比例,是四分之一榖類,四分之一豆類和堅果類,四分之一蔬果,四分之一馬鈴薯等根莖類食物」。此外,舊約也提到,耶穌及其門徒都有定期齋戒的習慣,通常是在每周第七天,但他們也會在每周第一天將飲食分量增加到平日「少量」的兩倍。

科伯特是營養學醫師,曾在聖經學院研究聖經一年,他的耶穌食譜減肥書推出後在美國大受歡迎,一年來銷售超過十六萬本,並譯成葡萄牙文和西班牙文。這種吃法的重點,就是食材新鮮,加上高營養價值,不過剛剛採用這種節食法的人,可能不習慣超級清淡的飲食規定,最好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效果最好。